许昌市红十字会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干细胞捐献

全国第15000例,是咱河南许昌热心小伙!

时间:2023-04-11 11:07:22  来源:  作者:

 4月11日上午11点30分,随着采集室造血干细胞分离机愉悦的鸣叫,全国第15000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陈元成功完成捐献,为远方的患者送去了生命希望。

 

而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15000例捐献者,正是咱河南小伙。

 

 

骨子里的“热心肠”

今年35岁的陈元是中国电信许昌分公司的一名工程师,也是大家口中的“热心肠”。在陈元看来,自己的“热心肠”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。陈元的父亲,在他们当地是出了名的“老好人”,这让陈元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也一直坚持着“能帮就帮一把”的原则。

 

虽然忙碌的工作占用了他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,但在忙碌也阻挡不了陈元那颗热爱公益的心。从2007年开始第一次无偿献血,一路坚持献血16年。

 

陈元说:“我都是算着日子去献血,只要6个月时间一到,我立马就挑时间去献血。但还是会因为工作错过。每次献完血我都看看墙上的献血排行榜,真希望自己也能上榜,奈何工作忙碌,献成分血时间有些长,我很难有时间。”

 

除此之外,陈元的爱人在一家福利医院工作,医院里有很多需要帮助的儿童,陈元和爱人经常会给医院的孩子提供衣食方面的帮助。陈元说,他看不得这些可怜的孩子,虽然自己能力有限,但他愿意付出自己时间、精力来帮助这些孩子。

 

要说为什么陈元想帮助别人,他自己也说不出来,可能就是从骨子里流露出来的“热心肠”,从心底里生出的善良,他愿意通过自己的力量,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,哪怕这份帮助很微小,但他相信这些小的善行也会积累成能真正帮助他人的大爱。

 

疫情期间,冲锋在前

参加工作十多年里,陈元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,本职业务能力出众,多次在省级、市级比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。

 

三年疫情期间,陈元看到在抗疫前线的志愿者们,多次想加入到志愿行列中。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,陈元无法参与抗疫前线。但陈元依然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抗疫贡献一份力量。

 

疫情期间网络需求量激增,为保证市民网络畅通,陈元不畏辛苦,帮助学生、老人等困难群体解决网络故障问题。20225月,疫情突发,感染人数激增,刚从献血小屋走出来的陈元接到公司领导的紧急通知,许昌某方舱医院准备接收病人,需在当晚12点前完成网络设备安装。当晚如果不能安装完毕,场地人员随时都有感染和行程码变红的风险。作为技术骨干的陈元,不畏被感染的风险,义不容辞地赶赴现场,连续工作近12个小时,在当晚11点多顺利将网络设备安装并调试完成。

 

 

据陈元回忆,他们走出方舱的时候,运送病人的车辆已经到达门口,当天的工作相当于正常情况下53天的工作量。陈元说:“当晚进入方舱的很多是高中的学生,他们需要上网课,备战高考,如果没有网络的话,他们的学习都成问题,为了这些孩子,我说什么也得把网络安装好。”

照亮别人的路就是璀璨自己的人生

2010年,陈元在献血时看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页,尽管是第一次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,但想到有机会挽救一个人的生命,陈元当即就加入了。用陈元的话说,“只要是好事,我都愿意做。”

 

 

当2022年10月,陈元配型成功时,他二话不说就同意了捐献,甚至电话中工作人员还没介绍完,陈元就直接同意了。当时的他心里只想着要救助这位血液病患者。

 

随后,陈元在网络上查询了很多有关血液病、血液病患者、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面的知识。陈元说:“当我在网络上看到那些血液病患者的情况,我的心情非常沉重,心里很不好受,真的想帮助到他们。”

 

在陈元的积极配合下,捐献流程进行地十分顺利。他的捐献,也得到了单位的高度重视,在陈元赴郑捐献前,单位为其举办了隆重的欢送仪式。

 

陈元感慨说:“希望我的捐献能帮助患者脱离病痛的折磨。但我深知,我的力量还太渺小,远远不够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,我真心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行列,帮助那些等待生命重启的患者。”

 

许昌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崔献勇到采集室看望捐献者陈元

 

陈元想对患者说:“生命有裂缝,阳光才能照进来,没有永恒的黑夜,只有未到的黎明。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,起起伏伏才是常态。无论当下正经历着什么,都要调整好心态继续努力,继续前行。”

 

 

来顶一下
返回首页
返回首页
许昌市红十字会 地址:许昌市魏都区龙兴路创业服务中心B座18楼红会办公室
电话:2335435 e-mail: xcshszh@126.com 邮编:461000 许昌市红十字会 版权所有
技术支持:许昌市信息港
网站后台管理入口